Skip to main content
首页 >> 历史知识 >>

历史上的马谡是个怎样的人?他最后怎么死的?

编辑:历史文化 2025-03-18 17:15 浏览: 来源:www.miqiwen.com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人物和事件令人叹为观止,今天我们就跟随迷奇闻网一起历史上的真实故事。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谨慎到极致的人物,他在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上知天文、下通地理,通晓古今、能掐会算的神人。就算是像诸葛亮这样以谨慎著称的人物,也有一次不得不兵行险招的时刻。

当时,蜀汉的街亭这一重要战略要地失守,马谡因失误而丢掉了这个关键阵地。魏将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,而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只有老弱病残和一些文官。在这种绝境中,诸葛亮不得不施展智谋,利用司马懿疑心重的弱点,巧妙地躲过一劫。他收旗偃鼓,城门大开,城内众人面对司马懿大军镇定自若。司马懿见状心生疑虑,最终选择撤军。

事后,为了军纪严明,马谡被押入狱中,最终因军法处死。诸葛亮亲自凭吊,哭泣不已,还以其他故人军法严明的故事宽慰马谡在天之灵。这并不能改变事实,街亭的失守对蜀汉的北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。

回顾这次事件,我们不禁要问,为何诸葛亮会选择让马谡去守街亭呢?马谡虽然此次失利,但不能否认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。他与诸葛亮长期接触,曾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建议。例如,在诸葛亮率军讨伐雍时,马谡建议采用攻心为主、伐兵为下的策略,这一建议被诸葛亮采纳,成功稳定了南中局势。

马谡在蜀汉政权中的同僚们对他的评价颇高。诸葛亮任命他为参军,经常与他彻夜商议军情。诸葛亮心中已认定马谡为接班人选,期望通过提拔他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。马谡的失误确实令诸葛亮失望,也印证了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”的评价。

作为一代智绝的诸葛亮,这次无奈斩了马谡,想必也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决定之一。在这个历史事件中,我们不仅看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决断,还看到了他的人性光辉与无奈。这也许是历史的魅力所在,让我们在真相的过程中,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丰富。

上一篇:彭是什么人?他为何要造反?
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