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首页 >> 历史知识 >>

成济协助司马昭弑君,为何最后被诛灭三族?

编辑:历史文化 2025-03-18 17:54 浏览: 来源:www.miqiwen.com

在曹魏的都城洛阳,甘露五年五月,一场皇权与权臣的较量震撼上演。这场事件的背景,要从司马集团自正始十年起逐渐掌控朝廷大权,蚕食皇权说起。作为傀儡皇帝的曹髦,虽然权力有限,但却心怀大志,一直寻求中兴曹魏的机会。在甘露五年,他再也无法忍受司马昭的专权和对皇权的侵蚀,决定挺身而出,亲自带领数百人攻打司马昭的府邸。

那个五月,洛阳城的氛围异常紧张。曹髦拔剑登辇,他的决心和勇气点燃了身边人的斗志。当他呼喊着走出宫殿,遇到的司马的兵士竟然被他的气势所震慑,纷纷逃散。曹髦一路前行,直至皇宫南阙,却被中护军所阻。

在这场生死较量中,成济作为太子舍人,被卷入了这场风波。他是司马集团阴养的三千死士之一,面对皇帝的亲自质问和危机四伏的局面,他不得不执行上级的命令。在一声厉喝下,成济抽出长矛,刺向了曹髦。这一刺,不仅决定了曹髦的命运,也注定了成济自己的悲剧结局。

曹髦被刺身亡的消息传来,朝廷群臣愤怒不已,纷纷要求严惩凶手。司马昭为了平息众怒,将成济和他的哥哥骑督成抓捕并斩杀。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司马昭本人。成济只是执行了上级的命令,他并没有错。但司马昭为了推卸责任,不仅诛杀了成济三族,还将其兄弟也诛灭。

回望这段历史,我们不仅为曹髦的勇敢和决心所震撼,也为成济的悲惨结局而叹息。在这场皇权与权臣的较量中,无辜的人成为了牺牲品。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司马昭,却因为自己的野心和权力欲望,让更多的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教训,更是对权力的深刻反思。

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,不仅要记住曹髦的勇敢和决心,成济的悲惨命运,还要深入思考权力斗争背后的真相和代价。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的时代,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。我们也要认识到,真正的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,为人民谋福利,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而牺牲他人的利益。